close

一提到租車公司,究竟消費者的心中會浮現出哪一家公司的名字呢?
據報導數據,台灣租賃車市場目前由和泰車轉投資的和運租車裕隆集團旗下的格上租車兩大租車公司「把持」,合計市占率超過4成,規格遠勝於其他對手。
http://www.105bank.com.tw/front/bin/ptdetail.phtml?Part=1001220-2)

記得我第一次聽到的租車公司是「格上」,雖然不記得過去的廣告內容是什麼,當時的一句「格上租車,閣下至上」,確實讓我記憶猶新!

過去的租車是以公司行號為目標對象,主要訴求是讓公司不用花錢養車子,用租的就好,因此「閣下至上 」,就給人一種企業家在乎派頭的感覺。

但因為油價持續上漲,生活大不易,加上市內的大眾運輸便利,一般的小家庭除了跨縣市的長途旅行,漸漸的減少了對車子的需求。因此近年來租車業的目標對象漸漸轉往「家庭旅遊租車」。

近期看到的格上廣告是這一部:
 http://www.youtube.com/watch?v=MnGhcQF6T_s
爸爸向全家人努力的講解旅遊行程規劃,但卻因為大眾運輸工具的限制,而要精準的計算在每個景點停留的時間,讓大家都覺得遊興大減… 

而格上最大的對手和運租車,近期也同樣以家庭為目標對象:
 http://www.youtube.com/watch?v=ZuVrDBeVScQ
而內容則是強調和運的貼心服務,以非常理性的方式呈現他們的服務項目。

那麼若要將兩者相比,誰比較成功呢?

格上的廣告很明顯的在創意度上獲勝,而且他的理性訴求是以文字的方式呈現,並沒有旁白配音,只有俏皮的背景音樂。而和運則毫無特別的創意可言,但卻忠實且清楚的呈現了廣告訴求。

若以產品涉入度而言,租車業在FCB Grid之中應屬於高涉入度、理性的產品,因此消費者的心理機制應是Learn>Feel>Do,廣告必需要增加消費者的認知和回憶才會有好的效果。

回頭再分析這兩支CF,在認知的部份是和運較為清楚明瞭的給予了商品服務資訊,但在回憶的可能性上卻是格上的廣告較為出色,因為幽默有趣的創意總是讓人印象深刻。

再看看YouTube裡上載的,格上前幾年的一支廣告:
http://www.youtube.com/watch?v=0clyhrpV0y8 
一樣是幽默風趣的風格,讓人對它的創意讚嘆連連,但有趣的是,我現在卻沒有什麼印象…

而和運呢?
http://www.youtube.com/watch?v=sbjXeUKLT1U
老套的理性訴求,三十秒的廣告內塞了滿滿的說明,然後以不變的「三名員工鞠躬」做為結尾畫面。
再看一支吧~
http://www.youtube.com/watch?v=SJ1Nn03u5cM
但有趣的是,我反而比較有印象。

最後再看看刊播的頻率,似乎是和運砸了比較多的錢,高頻次的播放。尤其是在週末的電影台廣告時間、電視新聞時段都有曝光。如此一來,和運投放了闔家觀賞的節目時段,觸達了極可能有全家遊旅需求的TA。

由此看來,廣告的刊播頻次還是一個相當重要的問題,在反覆如吟唱般帶出產品訴求的旁白攻勢之下,也許能夠增加消費者的廣告回憶程度,而且和運的片尾有一段Gingle,也能增加韒費者的品牌回憶度。 

反觀創意,在高涉入度產品的廣告之中,好像就不那麼吃香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mktthinking 的頭像
    mktthinking

    MarketingThinking

    joycehuang1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